制造百科
面對生產異常,如何采取處理措施
2022-03-16生產異常是指因訂單變更、交期變更、制造異常及機械故障等引起的產品品質、數量、交期等脫離原計劃的現象。生產異常在生產過程中是比較常見的,現場管理人員應及時掌握異常狀況,及時、適當地采取相應對策,以確保計劃的圓滿完成。
一、生產異常處理程序的設計
生產異常如果處理不當,就會嚴重影響生產。而當生產發生異常時,一般都是從處理流程、異常工時計算和責任處理三大內容來進行考慮,以便制訂適時的應對辦法。
1、異常發生時,發生部門主管應立即通知相關責任單位,共同研究對策、及時處理,并報告直屬上級。
2、生產部會同責任單位,有針對性地采取臨時應急對策,以降低異常對生產計劃的影響。例如,有些企業規定在重大生產異常發生時,組織閑置人員培訓學習。
3、排除異常后,由生產部填寫異常報告單,分發給相關責任部門,對異常處理過程進行經驗總結,以防止異常的重復發生。
4、保存好異常報告單,作為向責任供應商索賠的依據及統計制造費用的憑證。
5、生產管理部保存異常報告單,作為生產進度管制的控制點,為生產計劃的制訂和調度提供參考,并對責任單位的執行結果進行跟蹤。
二、生產異常的責任判定
生產管理部應對異常工時作統計分析,以檢討改進。生產異常責任判定如表6-13所示。
1、交貨延遲,進貨品質嚴重不符要求,數量不符,送錯物料,其他因供應商原因所致之異常。
2、未能廈時確認零件樣品,設計錯誤;設計延遲,設計臨時變更,設計資料未能及時完成。
3、生產計劃日期安排錯誤,未能及時發出生產指令,生產計劃變更未能及時通知相關部門。
4、采購下單太遲,導致斷料,進料品質不合格;進料不全導致缺料,進錯物料,來下單采購,其他國采購業務疏忽所致的異常。
5、工作安排不當導致零件損壞;作業過程來按照標準執行導致事故發生,作業來按照標準執行導致品質異常,設備儀器操作不當導致機器故障,效率低下,非瓶頸環節出現物料堆積,前一道工序安排不當導致后一道工序停機,流程安排不當,導致物流不暢備料不奎,料賬錯誤,未及時點收廠商進料,物料發放錯誤,物料查找時間太長,其他固倉儲工作疏忽所致的異常。
6、檢驗標準、規范錯誤,進料檢驗延遲,進料檢驗合格,但實際上不良率明顯超過規定標準,上過檢驗工序檢驗合格的物料在下一連檢驗工序出現較高不艮率;制程品管未及時發現品質異常,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的異常。
7、技術變更失誤,設備保養失當,工藝流程或作業標準設計不合理;設備出現故障后來能及時維修,工裝夾具設計不合理,導致產品品質異常。
需要說明的是,物料供應不及時及物料質量問題,主要屬供應商責任,除考核采購部或相關內部責任部門外,還應列入供應廠商評鑒,必要時應依照合同,向供應商索賠;內部責任單位因作業疏忽而導致的異常,應列入該部門工作考核,責任人員依公司獎懲制度予以處理。
三、生產異常處理的具體對策
生產異常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產計劃異常、物料計劃異常、設備異常、制程品質異常及設計工藝異常等方面。生產異常的處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六點。
1、生產計劃異常
表現:因計劃臨時變更或計劃失當導致的異常。
對策:
1)根據生產計劃調整合理的工作安排進程,確保生產效率,使總產量保持不變。
2)及時安排處理固計劃調整而遺留的產品、半成品、原材料的盤點、入庫及清退等處理工作。
3)合理安排囡計劃調整而閑置的人員。
4)以最快速度做好計劃調整所需設備、犧料等準備工作。
5)利用計劃調整的時間,做必要的教育訓練。
2、物料計劃的異常
表現:因物料供應不及時或物料品質有問題而導致的斷貨,引發的生產異常。
對策:
1)接到生產計劃后,應五即確認物料狀況,查驗有無短缺,實時掌控各種物料信息,并將異動反饋給相關部門,避免異常的發生。
2)物料即將短缺前30分鐘,用警示燈、電話或書面形式將物料信息反饋給采購和生產管理部。
3)物料短缺前10分鐘必須確認物料何時可以接上。
4)如短暫斷料,可安排閑置人員儆整理整頓、前加工或其他工作;如斷料時間較長,可安排教育訓練,或與生產管理部協調做計劃變更,安排生產其他產品。
3、設備異常
表現:因設備、工裝不足導致的生產異常
對策:
1)立即通知工程維修部協助排除異常。
2)安排閑置人員整理整頓或做前加工工作。
3)如果排除故障需要較長時間,就應與生產管理部協調,以另作安排。
4、制程品質異常
表現:因制程中出現產品品質問題而導致的生產異常
對策:
1)對有不艮品質記錄的產品,應在生產前做好重點管理,一旦發生異常,迅速用警示燈、電話等方式通知品管部及相關部門。
2)協助品管、責任部研究對策,配合臨時對策的實施,以確保生產任務的速成。
3)在對策實施前,安排閑置人員做整理整頓或前加工工作。
4)如異常暫時無法排除,應與生產管理那協調微生產變更。
5、設計工藝異常
表現:因工藝設計失當,造成某些工藝難以或不可能實現而導致的生產異常。
對策:
迅速通知品管部、生產技術管理部、研發部,及時對工藝設計作出調整。
6、水電異常
表現:因突然斷電、斷水等異常導致的生產異常。
對策:
1)迅速采取降低損失的處理,通知工程動力維修部搶修。
2)閑置人員可做整理整頓工作或其他安排。
生產異常排除后,要依照“三不”原則進行處理即不找到異常原因不放過,不找到解決措施不放過,不找到責任人不放過,以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。
四、異常工時的計算
生產異常對企業產生的影響,最終表現為交貨期的延誤和人力、物力資源的浪費,通常以異常工時和影響度對異常影響進行衡量。
1、當異常導致現場全部或部分人員完全停工等待時,異常工時的影響度以100%計算。
2、當異常導致現場作業速度變慢時,異常工時的影響度以實際影響比例計算。
3、當異常導致需要增加人員投入排除時,異常工時以實際增加的工時為準。
4、如果損失不足10分鐘(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劃定),那么只需作口頭報告或填入生產日報表,不另外填寫異常報告單。
在很多情況下,異常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。故而,在異常發生時,及時、準確地排除異常是做好異常管理工作的關鍵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orbwallpaper.com/news/baike/437.html